完美啤酒泡沫背后的科学原理

科学揭秘:完美啤酒泡沫的形成机制

啤酒泡沫其实是一种复杂的胶体系统,由微小气泡通过薄薄的液膜隔开,其稳定性受到多种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共同作用。

对于经常喝啤酒的人来说,泡沫的差异很明显:一些啤酒的泡沫浓厚、奶油状,能保持很久,而另一些则很快消散。几十年来,酿酒师和科学家一直在研究这种差异的原因。

最近的研究揭示了为什么低发酵啤酒和普通啤酒泡沫往往不够持久。泡沫稳定性不仅与倒酒方式有关,还取决于发酵过程中蛋白质和液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形成。

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在2025年发表的《流体物理学》论文,标志着我们对啤酒泡沫稳定性理解的一大进展。经过七年的深入研究,他们揭示了三次发酵啤酒泡沫为何异常稳定,而单次发酵啤酒泡沫则容易消散的具体原因。

发酵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

酵母在发酵过程中将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,而发酵时间和强度会显著改变啤酒的分子组成。研究人员对比了多种商业啤酒,包括单次发酵的Feldschlösschen与Chopfab、双重发酵的比利时Dubbel,以及经典三重发酵的Westmalle Tripel和Tripel Karmeliet。

结果显示,三重发酵啤酒的泡沫最为稳定,其次是双重发酵,而单次发酵啤酒泡沫最容易消退。关键区别在于发酵对LTP1蛋白(大麦衍生的液体转移蛋白1)的影响。在单发酵啤酒中,LTP1保持天然球状,在气泡表面形成小颗粒;而在三重发酵啤酒中,蛋白质结构更有利于泡沫持久。

表面特性与稳定机制

不同啤酒泡沫的稳定性机制不同。在单次发酵啤酒中,表面粘度起主要作用。蛋白质增加液体薄膜的厚度,从而减缓气泡塌陷。

然而,对于三重发酵啤酒,泡沫稳定性更多依赖马兰戈尼应力——由表面张力差异产生的循环流动,使气泡不断得到强化。这解释了为什么仅仅增加蛋白质含量并不总能保证泡沫更稳。

蛋白质含量与组成

蛋白质仍然是泡沫行为的核心。LTP1是关键蛋白,但其他蛋白质也会影响泡沫的厚度和持久性。谷物蛋白质Z有助于稳定泡沫,而啤酒花中的异α酸则显著提升泡沫质量。多糖能够稳定气泡大小,类黑素也可增强泡沫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对于果香型IPA,多酚可能与蛋白质结合,反而降低泡沫稳定性。

酵母对泡沫的影响

酵母株对泡沫特性同样有重要作用。在啤酒长期发酵过程中,部分酵母会分解LTP1蛋白,降低泡沫稳定性;而一些酵母株能增强泡沫质量。

部分酵母含有CFG1基因,该基因编码的甘露蛋白可附着在气泡表面,防止气泡破裂,从而维持泡沫。艾尔啤酒酵母中也存在类似蛋白,使其具有良好的泡沫形成能力。

总结

啤酒泡沫的形成和稳定是一个复杂的科学过程,涉及发酵类型、蛋白质结构、表面物理特性以及酵母基因的综合作用。研究表明,三重发酵啤酒因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发酵机制,能够产生最为稳定的泡沫,而单次发酵啤酒则更容易消散。

科学家们的研究不仅揭示了泡沫背后的微观机制,也为酿酒师改进泡沫品质提供了指导,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每一口啤酒的完美泡沫。

本文译自:directsharing,由olaola编辑发布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