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眠的5种类型:你的睡觉方式,正在透露健康秘密
一组科学家最新发现——人类的睡眠方式其实可以分成 5 种不同类型,而这五种睡眠特征,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状态、健康水平,甚至生活方式。
尽管“睡觉”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,但关于睡眠的科学仍然存在许多未知之处。
在这项全新的研究中,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睡眠质量的多个维度,尝试揭开它与心理、身体、甚至社会行为之间的复杂联系。
🧠 研究如何进行的?
科学家们利用了 人类连接组项目(Human Connectome Project)中 770 名健康年轻人的数据,这些数据包括脑部影像、睡眠报告、心理评估以及生活方式信息。
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综合分析,研究团队识别出了 五种“睡眠–生物心理社会”特征模式,每一种都对应着独特的大脑活动网络。
🌙 第一型:睡不好,也更容易焦虑
这一组人普遍存在入睡困难、睡眠不深或早醒等问题,对睡眠质量也感到不满意。
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表现较差,更容易出现 抑郁、焦虑、压力过大、恐惧以及易怒 等状况。
研究者认为,这类人群的睡眠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。
🌥️ 第二型:睡得还行,但情绪问题仍在
第二类人没有严重的睡眠障碍,睡眠时间和质量看似正常,但仍表现出 多动、愤怒、压力和悲伤 等心理问题,同时责任心偏低。
这表明,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与睡眠无关,而与其他生活或性格因素相关。
💊 第三型:依赖助眠药物的人群
第三组人的共同点是——他们常使用助眠药。
这些人往往在责任心方面得分较高,社交关系也更好,情感支持充足。
不过,他们也更容易在 视觉记忆、空间判断和流体智力 等认知测试中表现较弱。
🕑 第四型:睡得太少,情绪更激动
第四种类型的特征是睡眠时间不足。
缺觉的人不仅更容易表现出 攻击性和情绪化,还可能在语言表达和情绪处理上遇到困难。
研究者指出,长期缺乏充足睡眠会直接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。
😵 第五型:频繁醒来,健康风险更高
第五组的主要问题是 夜间频繁醒来。
这类人常表现出焦虑、易怒、攻击性行为,以及与第四型相似的认知问题。
他们同时更可能患有 高血压、思维紊乱、酗酒或吸烟成瘾 等健康风险。
🧬 脑影像揭示:睡眠方式刻在大脑里
“不同的睡眠类型对应着不同的大脑功能模式,”
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神经科学家 Aurore Perrault 解释道。
“这表明,睡眠体验不仅反映在行为和健康状态上,也深深地刻在了大脑的活动结构中。”
💤 结语:睡眠不只是时间,更是质量
过去,大多数睡眠研究只关注单一因素,比如“睡多久”或“入睡时间”。
但这项研究提醒我们,睡眠的质量、节律和心理状态都同样重要。
太少的睡眠对身体不利,过多的睡眠同样可能带来风险。
真正关键的是——你如何睡、何时睡、和谁一起睡,以及睡得是否安稳。
也许,下次失眠时,你会多想想:
你的睡眠类型,正在悄悄诉说着你的健康故事。
本文译自:sciencealer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