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星监测显示:南大洋磁场异常仍在持续扩大
根据最新卫星数据,地球磁场中一块巨大的“凹陷区”正在不断扩大。该区域被称为 南大西洋异常(SAA),横跨非洲和南美洲之间的海域。最新观测显示,自2014年以来,这片区域的面积大约相当于欧洲大陆的一半,同时磁场强度却在持续减弱。
研究指出,地球外核中的熔融铁液体并非平静稳定,而是不断翻腾、变化莫测。外核的这种复杂运动,会在几年时间尺度内显著影响地球表面的磁场分布。
🌐 地球磁场的作用
地球磁场是由核心发电机般的结构产生的巨大磁力线网络:外核中旋转的、导电的液态金属通过对流运动,将动能转化为磁能。磁场延伸至太空,形成一个看不见的保护罩:它不仅帮助保持大气层完整,还能阻挡宇宙射线的直接冲击。
历史上,地球磁场的强度一直在波动,甚至经历过极性反转。虽然这些变化通常不会直接威胁地表生命,但仍然值得关注。
磁场的弱化可能对现代技术和人类活动产生影响。例如,部分导航系统依赖地磁指引,而卫星在磁场较弱区域更易受到带电粒子积累的影响。此外,磁场还能偏转太阳风和宇宙辐射,因此在 SAA 区域,高空飞行人员和宇航员可能面临更高的辐射剂量。
🛰️ 卫星观测带来的新发现
自1960年代起,SAA 就为科学界所知,但直到 2013 年,欧洲航天局(ESA)发射 Swarm 卫星任务,科学家们才得以进行连续、精确的监测。Swarm 卫星三颗一组协同工作,绘制地球磁场图,为科学家提供迄今最长的连续观测记录。
最新研究表明,SAA 的表现比以前更复杂。丹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学家 克里斯·芬利 指出:“南大西洋异常并非单一板块减弱。非洲上空的变化与南美上空不同,该地区发生了一些特殊现象,使磁场以更强烈的方式减弱。”
🔬 异常的成因与内部结构
科学家尚未完全弄清 SAA 异常的成因,但已知其背后的地核磁场并未按预期运行。通常,地球磁场大致呈偶极形式:北磁极是磁力线进入地球的地方,南磁极是磁力线出现的地方。然而在 SAA 区域,部分磁力线出现了反转:它们并非从核心向外,而是“倒流回核心”。
芬利解释道:“通过 Swarm 数据,我们看到异常区域在非洲上空向西移动,这有助于该地区磁场的减弱。”
这一反转现象可能与地核外一块神秘高温物质有关,被称为 非洲大型低剪切速度省(LLSVP)。它可能扰乱核心对流,从而改变上方磁场的行为。
🌏 其他观测与未来展望
Swarm 卫星还观测到,北美上空的磁场略有减弱,而西伯利亚上空略有增强,这与地核下方磁结构的移动密切相关。
ESA Swarm 任务经理 Anja Stromme 表示:“有了长期连续的数据,我们才能从整体上观察地球动态变化的全貌。这三颗卫星状态良好,数据质量非常出色,我们预计这一观测记录可延续到2030年甚至更久,从而更全面了解太阳极小期对地球磁场的影响。”
本文译自:sciencealert